talk:
目前分類:賞,影音娛樂 (8)
- Sep 09 Fri 2011 17:59
爱,用味道表达吧!
- Aug 15 Mon 2011 13:38
台风夜,七夕夜,细数人生5场演唱会
想想自己也不是个非得过节的人,对于“情人节”从没真正在意过,总觉得这是一个矫情的日子不是自己的调调。但不知是不是异乡的情绪太浓,还是梅花台风让夜色太过诡谲,又或是无所不在的广告不停散播暧昧的话语,总之,心里的酸楚及寂寞在这所谓“七夕”的日子怎么挨也挨不住。
让自己跑一趟IKEA,希望人潮的氛围及家具的陈设陪我打发漫长的一天,哪知,怎么努力逛,时间也才到3点钟,好吧,决定到上海戏剧学院去看话剧。正准备掏钱买票时,服务员好心补充了一句:全是用上海话演出的,往前伸出的手当场打住,妈妈呀,全都用上海话,那不就是鸭子听雷啥也听不懂嘛!不行,马上转向柜台前展示的其他活动时间表,准备转换阵地,一翻,“蔡琴百万精华演唱会”跃然于眼前。
想也没想,跳上出租车直往上海大舞台奔去,就这样,2011梅花台风侵袭的七夕夜里,我选择蔡琴的歌声配我度过。
长大至今,看过的演唱会少之又少,一共只有四场,而第五场正是冲动之下观看蔡琴演唱会的这一场。
细数前四场,第一场演出者是有着号称“电动马达”臀部的瑞奇马汀。并不是我垂涎他的翘臀,而是同学有免费票在摇滚区拉着我一同欣赏。由于是摇滚区,所以小瑞的电动马达屁股及汗水不停在我面前猛挥,让我不注意也难,不过,比起疯狂不停叫喊的歌迷,我整场冷静的像是旁观者,这也再次确定,我比较适合干干静静,又安安静静的音乐厅。
- Jun 17 Wed 2009 17:48
比蘇珊大嬸還響亮的喊叫聲
有什麼比你忙東忙西忙到快自殺的東西終於推上檔了還要可喜可賀的呢!
經過一年來與老板反反覆覆 (因為有人老是猶豫不決不能做決定)、熱熱烈烈 (兩雙眼睛你瞪我我瞪你) 的討論 (拿刀相向,互捅、廝殺個毫不留情),又歷經漫長的後製,終於,我們的新廣告隆重上映了!
這支廣告的一開頭,就是以一聲"比蘇珊大嬸還響亮的喊叫聲"開啟,溫馨但有趣的內容讓我覺得好驕傲,彷彿看到自己的小孩終於瓜瓜落地。從上星期開始,廣告陸陸續續出現在電視上,不經意的轉台,都可以看見劇中媽媽大喊的那一聲 "ㄟ..............."。
- Apr 18 Sat 2009 16:30
撫癒人心的好聲音-平原綾香
日本雜誌看不少,日本節目也一定會轉到,日本食物更是我的最愛 (尤其是拉麵跟生魚片簡直愛不釋口),但是日本流行音樂....還真不了解。我鮮少聽日文歌,也鮮少關注日本流行音樂情報,對於日本歌手的認識可能比一天到晚追著傑尼斯的小學生還不如。
印象中的日本流行歌曲,不是小室哲哉一手打造的快節奏舞曲 (叱剎風雲時雖然捧紅無數位歌手,但是曲風及節奏根本就只有一種),或是紅極一時平井堅的詩人唱腔,再不然就是早安少女組一大群甜美但尖銳的稚嫩鬼叫聲 (雖說鬼叫,但當初選秀擂台節目-淺草橋XXXX,本人可是每周都有在看唷!),說來說去,都不能讓我有太多的關注。
在某一天晚歸的車陣中,聽見電台傳出大提琴與鋼琴的合奏,正陶醉時,一個乾淨、渾厚卻溫柔的女聲緩緩出現,她的歌聲充滿感情,一會兒低沉呢喃,一會兒高揚放聲,把整個歌曲的情緒推到最高點,這個好聲音正是"平原綾香"。
被日本媒體聲為美聲歌姬,讚嘆她的歌聲就是希望,能在黑暗中給人光明,也讚美她的歌聲就是勇氣,在低潮時救贖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她個歌聲就是溫柔,能撫慰所有受傷的心靈,連一向不太注意日本歌手的我,都迫不及待到唱片行買了兩張她的專輯,想要滿足環繞在腦裡的好聲音。
- Apr 08 Wed 2009 15:12
送行者 ~ 禮儀師的樂章
- Dec 23 Tue 2008 23:15
暮光之城-也好想認識一個吸血鬼朋友
趕在電影上映前,相當認真的K完1、2集的翻譯小說,然後在首映後一天的下午2點網上訂當天5點的電影票,還利用中間空檔迅速的post上一篇新文章,掐好時間驅車前往戲院觀賞期待已久的電影。
老實說,我不是一個常上電影院看電影的人,一般來說,上戲院的次數可能一支手掌就數完了,但這次這麼有行動力,不是我拜倒型男西追的魅力 (老實說,我比較愛飾演女主角的演員),也不是被灰色調的海報吸引 (是不錯啦,但不構成誘惑的主因),最主要是我對一切跟吸血鬼相關的東西,都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
不論是早期的黑白影片描述永生的德古拉爵士、薇諾娜瑞德和基努李為所主演的吸血鬼(圖取自於電影網站)、俊美的夜訪吸血鬼
(圖取自於電影網站)、吸血鬼獵人凡赫辛
(圖取自於博客來網站),或是近期一本堪稱絕品的翻譯小說"歷史學家"
(圖取自於博客來松鼠窩),都不斷加深我對吸血鬼的好感跟好奇。尤其是歷史學家(如果有機會,肯定好好介紹此書),看完後會有一種"小心!吸血鬼就在你身邊"的真實感受,而且你將會對吸血鬼的由來、歷史、足跡另有一番認識。所以,當又有一套關於吸血鬼故事的小說及電影出現時,本人焉能錯過呢?
這是一套4本的連續劇,就像哈利波特一樣先有書後翻拍成電影,據說書一上架一個星期內就擠下傲視群雄的哈利波特七,台灣目前翻譯前2集,第3集要等明年書展才售。
- Nov 27 Thu 2008 14:14
餘音繞樑的好聲音:Lea Salonga-Inspried
you are sunlight and I, moon
joined by the gods of fortune
midnight and high noon
sharing the sky
we have been blessed, you and I.......................
- Nov 16 Sun 2008 23:56
原來,放風箏的孩子
書,早在去年就買回家,僅僅被閱讀兩個章節,就靜靜地躺在堆疊文件下,月亮盈虧的鐵製書籤還夾著未讀完的頁面,身為主人的我卻被更新、更刺激的新作品吸引而拋下它享受,一直不恥於這種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行徑的我,卻加入成為一份子,天啊!若不是今天到阿姨家欣賞了這部感人肺腑的DVD,我還沒有覺悟自己的罪刑。
這是一部充滿友情、勇氣和贖罪的電影,雖然是改編同名小說,但導演說故事的手法很明確、流暢的表現整個故事的重點及精神,尤其飾演哈山的童星,能將書裡哈山對阿米爾的愛、忠誠、友誼表演的絲絲入扣,連眼睛流轉的瞬間就好像哈山本人會有的思考一樣相像。
電影的前半段是用倒述法展開,開始始於長大後的阿米爾接到一通從在家鄉,喀布爾,就支持他寫作的拉辛汗的電話,揭開阿米爾塵封於腦裡那段美好又不堪的兒時往事。為什麼叫追風箏的孩子,講的就是哈山替阿米爾無怨無悔追到他們每每戰勝的勝利品-被他們風箏切段的輸者風箏,風箏象徵他們兩個表面是主人與僕人的關係,但實者像兄弟一般的感情。
無懼忠誠的對待阿米爾,是哈山不曾改變過的理念,即便阿米爾為掩埋自己的懦弱而誣衊他,或是用石柳丟他,他對他的愛一點也不減,而導演直接赤裸的表述,即使是艷陽燦爛也能讓鏡頭說出太陽背後灰暗而脆弱的醜陋。